王玲青岛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
王玲,女,52岁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水清沟街道文化中心主任、宣教科负责人。
自1994年7月开始从事基层宣传、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。二十多年来,一直在最基层的宣传文化岗位上兢兢业业、无私奉献,她就像一块金子,无论把她放到哪里,她就在那里发亮、闪光。在她的带领下,街道和社区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,文化队伍不断壮大,居民精神文明素质日益提高,街道宣传文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。
迎难而上,饱蘸浓墨写新篇
多年来,用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设多元化的文体活动,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体需求,每年积极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冠名等形式投入文化活动经费10万余元。组建各类文化活动队伍100余支,人数达4000多人,常年活跃在街道的大街、小巷,是社区居民茶余饭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为了让居民都能享受到“10分钟健身圈”,她积极对接区教体局,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,经过多年的努力,现在街道所有社区都建有健身路径2-3条,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%,只要小区有空地就会有健身路径铺设。
敢字当头,抢抓机遇竞风流
长期的基层工作,练就了她机敏的嗅觉和敢说敢干的胆识。文化工作中,她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,充分挖掘传统节日中丰富的教育资源,连续10余年举办“我爱民俗”系列活动,并打造了“民俗花样馒头”制作大赛、“品味端午节”、“腊八送粥”等多个品牌特色活动,中央电视台、国际频道、山东电视台、青岛日报、青岛晚报、青岛早报等媒体都多次进行了相关报道。我爱民俗已成为水清沟街道的一个靓丽名片,在岛城乃至全国民间颇具知名度,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。
紧跟时代,永葆热情搞创新
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增加,她在文化服务方式、内容上不断创新,探索实施“互联网+公共文化”的模式。先后建立街道官方微博、“水清沟e家”官方微信,并与岛城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,及时将街道公共文化活动、最新的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主动公开公布,并以媒体角度挖掘活动新闻点,丰富活动内涵,在宣传中把握时、度、效,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,推选出山东好人孟兆华、青岛市第一届文明家庭陈月芝、市北区十佳道德模范袁芳等典型人物100余名,建设海丰道德文化广场,萍乡社区二十四孝长廊等传统美德主题宣传区域14个,道德宣传专栏50多个,文明新风在街道遍地开花。
亲力亲为,衣带渐宽终不悔
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,王玲同志迎难而上、忘我工作,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,每天起早贪黑,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,奔波于各社区和居民家中,耐心向居民讲解知识,指导社区。为了搞好区域文化市场管理,她积极协调各部门联合执法,对每个网吧、图书点如数家珍;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,她走访了每户老人家,收集、整理材料......筹拍《我爱我的城 人文水清沟》水清沟街道大型宣传片期间,她亲自编导、筹划,反复修改文案多达二十余次,将水清沟的文化底蕴、人文特色和水清沟人的精神风貌巧妙的融汇到宣传片中,组织街道普通市民3000余人参与拍摄,正是这种认真、脚踏实地的精神,宣传片播出之后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。
投身公益,追求自我提升永不停
王玲同志积极投身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,带头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10支,正式注册的志愿者人数1.5万余人,凝聚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,她还热心帮助辖区的低保户、残疾人家庭和因病致贫家庭等弱势群体,每逢节假日都会自己出钱买米面油等慰问品送到他们手中,并帮助他们落实政府救助。在她的感召下,很多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也成为志愿者,成为街道和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,辖区互爱互助的理念蔚然成风。
她觉得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她必须按照党员的标准去完成任务;作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主任,她必须按照区委、区政府的要求去做好工作,否则,她就有愧于共产党员称号,辜负党和组织的信任与期望。因此,她就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机器,高速运转,她把自己的整个心身都扑到工作上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为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,辖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有效提升。
自1994年7月开始从事基层宣传、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。二十多年来,一直在最基层的宣传文化岗位上兢兢业业、无私奉献,她就像一块金子,无论把她放到哪里,她就在那里发亮、闪光。在她的带领下,街道和社区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,文化队伍不断壮大,居民精神文明素质日益提高,街道宣传文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。
迎难而上,饱蘸浓墨写新篇
多年来,用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设多元化的文体活动,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体需求,每年积极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冠名等形式投入文化活动经费10万余元。组建各类文化活动队伍100余支,人数达4000多人,常年活跃在街道的大街、小巷,是社区居民茶余饭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为了让居民都能享受到“10分钟健身圈”,她积极对接区教体局,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,经过多年的努力,现在街道所有社区都建有健身路径2-3条,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%,只要小区有空地就会有健身路径铺设。
敢字当头,抢抓机遇竞风流
长期的基层工作,练就了她机敏的嗅觉和敢说敢干的胆识。文化工作中,她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,充分挖掘传统节日中丰富的教育资源,连续10余年举办“我爱民俗”系列活动,并打造了“民俗花样馒头”制作大赛、“品味端午节”、“腊八送粥”等多个品牌特色活动,中央电视台、国际频道、山东电视台、青岛日报、青岛晚报、青岛早报等媒体都多次进行了相关报道。我爱民俗已成为水清沟街道的一个靓丽名片,在岛城乃至全国民间颇具知名度,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。
紧跟时代,永葆热情搞创新
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增加,她在文化服务方式、内容上不断创新,探索实施“互联网+公共文化”的模式。先后建立街道官方微博、“水清沟e家”官方微信,并与岛城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,及时将街道公共文化活动、最新的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主动公开公布,并以媒体角度挖掘活动新闻点,丰富活动内涵,在宣传中把握时、度、效,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,推选出山东好人孟兆华、青岛市第一届文明家庭陈月芝、市北区十佳道德模范袁芳等典型人物100余名,建设海丰道德文化广场,萍乡社区二十四孝长廊等传统美德主题宣传区域14个,道德宣传专栏50多个,文明新风在街道遍地开花。
亲力亲为,衣带渐宽终不悔
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,王玲同志迎难而上、忘我工作,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,每天起早贪黑,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,奔波于各社区和居民家中,耐心向居民讲解知识,指导社区。为了搞好区域文化市场管理,她积极协调各部门联合执法,对每个网吧、图书点如数家珍;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,她走访了每户老人家,收集、整理材料......筹拍《我爱我的城 人文水清沟》水清沟街道大型宣传片期间,她亲自编导、筹划,反复修改文案多达二十余次,将水清沟的文化底蕴、人文特色和水清沟人的精神风貌巧妙的融汇到宣传片中,组织街道普通市民3000余人参与拍摄,正是这种认真、脚踏实地的精神,宣传片播出之后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。
投身公益,追求自我提升永不停
王玲同志积极投身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,带头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10支,正式注册的志愿者人数1.5万余人,凝聚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,她还热心帮助辖区的低保户、残疾人家庭和因病致贫家庭等弱势群体,每逢节假日都会自己出钱买米面油等慰问品送到他们手中,并帮助他们落实政府救助。在她的感召下,很多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也成为志愿者,成为街道和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,辖区互爱互助的理念蔚然成风。
她觉得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她必须按照党员的标准去完成任务;作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主任,她必须按照区委、区政府的要求去做好工作,否则,她就有愧于共产党员称号,辜负党和组织的信任与期望。因此,她就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机器,高速运转,她把自己的整个心身都扑到工作上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为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,辖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有效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