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青岛市北区总工会官网!
当前位置:首页>>保障帮扶

市北精准定制“礼包” 受困群体温暖过冬

去年9月,王先生来到市北区一家采耳坊工作,没签劳动合同,也没缴纳保险。今年2月6日,公司突然通知他被辞退了,欠薪3500元。令王先生苦恼的是,虽然他依法提起仲裁,但对劳动法规不了解,没有胜诉的把握。

这时,市北区总工会与人社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发挥了作用。区总工会启动工会法律援助流程,委派专业律师为其辩护,积极进行案前调解,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。

“今年以来,我们依托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、22个街道总工会法律服务站、13个行业工会联合会和企业工会,建立三级法律维权网络,把维权触角向劳动争议多发、劳资矛盾突出的企业延伸。”市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以来,区总工会向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249次,追讨薪资87万元,补签劳动合同17份。

11月底,市北区启动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,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,对欠薪问题实施集中专项治理,对重大典型欠薪案件挂牌督办,对欠薪特别是恶意欠薪将从严惩处。

■送救助资金

雪中送炭点燃生活亮光

家住市北区的女孩小艾,因为家庭变故陷入濒临失学的境地。在“春蕾计划”中和青岛市卫生监督所结对以来,叔叔阿姨不仅定期看望她,还为她精心准备了生活和学习用品。今年夏天,小艾顺利考入喜爱的艺术学校。

从市北区妇联了解到,今年全区共有237名濒临失学的女孩得到了“春蕾计划”的帮助。“救助标准是小学生每人每年400元、初中生每人每年600元、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。在爱心企业和爱心市民的支持下,目前妇联已经募集‘春蕾计划’救助金14万余元,这些募集资金将继续用于救助低保家庭女童、残疾困难家庭女童。”区妇联工作人员说。

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,针对特困供养人员、低保家庭,特殊人员的救助、供养、护理标准也提高了约10%。目前,市北区已为7653户特困供养人员和低保家庭发放取暖费612.2万元,发放物价补贴、水电费等各项补助403.2万元。“市北区通过‘一户一策’精准救助方式,实现从主动发现、跟进服务到精准帮扶,目前已为1000余户困难家庭解决了诉求,为136户困难家庭主动办理了低保。”

■送过冬物资

“爱心白菜”连续多年进社区

冬日里,由市北区爱心公益组织、商会志愿者自发购买的一棵棵“爱心白菜”、一件件厚实的棉衣陆陆续续发到家庭困难居民、社区孤寡老人等群体的手中,形成一场暖流的接力。

在青岛市志愿者广场上,由青岛微尘公益基金会联合岛城众多媒体、公益组织送来的白菜足足有一车。来自海伦路街道南昌路社区的49位困难家庭居民有序排队,一人认领了两棵白菜。志愿者于润涛已是第六年来广场帮着发白菜了,他说,这次他把三轮车也开过来了,有拿不动的老人就给他们送回家。

海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利民表示,街道接力推进暖冬行动,对部分年龄大、身体残疾、腿脚不方便无法出门的居民,专门安排人员给他们送菜到家。

与此同时,来自登州路街道人和路和丰盛路社区的800多名老党员、志愿者和环卫工人齐聚在南山商会门前,领到了来自即墨区移风店农家的大棵白菜。“‘爱心大白菜’进社区活动我们坚持做了12年,这次我们携手市北区工商联、登州路街道以及‘红色联盟’企业,从田间地头直接采购高品质的大白菜,一共10多吨、2000多棵。”青岛市南山商会水产商会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
眼下,在市北区,寒冬里的温情流淌不断,寒风中的热情依旧不减,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接续捐款、捐物,参加志愿服务,汇聚成一股大爱的暖流,捂热了受困群众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