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突出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 深化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的通知
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
青文明办〔2021〕23号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关于突出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
深化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的通知
各区市文明办,市委各部委、市直党委(党组)办公室(宣传处),中央、省驻青各单位党组(党委)办公室(宣传处):
按照中央、省文明办工作要求,现就突出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,深化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通知如下。
一、聚焦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
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,以“永远跟党走”为主题,以重要传统节日为载体,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,抓住端午、七夕、中秋、重阳四个节点,组织开展生动活泼、富有时代气息的节日活动,与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,进一步吸引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传承节日习俗、感悟中国精神、增强文化自信,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,坚定心向党、感党恩、跟党走的信念。
二、突出节日文化内涵
着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,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凝聚迈进新征程、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。
1.宣传党的奋斗业绩。把传统节日作为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重要载体,深入挖掘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蕴含的家国情怀、爱国主义,忠贞爱情、家庭和睦,阖家团圆、喜庆丰收,尊老敬老、厚德仁爱等丰富的文化内涵、道德理念和规范,通过文艺活动、文创产品、文化讲座等,展现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、风俗习惯,展示传统节日的时代元素、时代风采,展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、宝贵经验,发挥好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,增强城乡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亲近感、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自豪感,增强跟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。
2.传承党的精神谱系。把红色资源作为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生动教材,发挥好革命遗址遗存和纪念场馆宣传教育功能,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精神谱系。广泛开展主题活动,重点加强对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遵义会议精神、延安精神、西柏坡精神、红岩精神、抗美援朝精神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特区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震救灾精神、抗疫精神的挖掘、阐述和发扬,让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薪火相传,引导城乡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,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。
3.学习革命前辈优良家风。把传统节日作为传承红色家风、弘扬光荣传统的有利契机,用好革命前辈家风、家训、家书这些鲜活生动的教材,大力弘扬其中蕴含的爱党爱国、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,克勤克俭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律己修身、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,引导城乡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、新中国来之不易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。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崇德治家、廉洁齐家、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,教育群众倍加珍惜我们党、我们民族的这个传家宝,自觉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,培育爱国精神、激发报国志向,让“永远跟党走”的理念扎根于每个家庭之中。
4.培育传播新风良俗。把传统节日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,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永立时代潮头、敢于革故鼎新,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,积极开展移风易俗、弘扬时代新风行动,培育新的节日习俗,涵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以孤寡老人、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、残障人士以及困难家庭为重点,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、办实事,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安排和关爱困境儿童“手牵手圆梦行动”,弘扬奉献精神。开展节日期间集中宣传教育,引导人们讲规矩守秩序、改陋习树新风,建立和谐清新的人际关系,抵制不良庸俗风气,养成良好行为习惯。加强节日期间消费引导,鼓励文明出行、文明旅游、文明餐桌、理性消费,自觉厉行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、大操大办、炫富攀比等不良社会习气,倡导勤俭节约之风。
三、准确把握工作节奏
“七一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前,以端午节为契机,以彰显国家意识、民族精神为重点,通过龙舟竞渡、经典诵读、歌舞表演等形式,引导群众学习屈原的忠贞爱国主义情怀,认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,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的缘由,坚定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理想信念。同时,通过宣传宣讲、展览展示、观摩体验等方式,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写下的爱国主义辉煌新篇章,点燃群众心中的爱国之情,激励群众牢记国家好、民族好、大家才会好的道理,立志撸起袖子加油干,齐心协力、万众一心,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。
“七一”庆祝大会后,以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为契机,以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为着力点,结合每个节日的习俗,组织群众潜移默化地学习党史知识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、深入人心。深化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,要把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作为重点,贯穿到节日活动设计、内容展示、参与方式等各个环节。要顺应群众节日生活多样化、个性化新特点,注重网上与网下、城市与乡村、文化与科技相结合,多设计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,多搭建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,着重增强仪式感、参与感、现代感,形成浓厚节日氛围,让节日文化走进群众生活、切实活跃在城乡基层。
四、强化工作落实
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,把握活动重点,顺应群众节日生活多样化、个性化新特点,创新方式方法,走进群众生活,深入基层一线,营造浓厚氛围,增强节日文化的影响力和实效性。各新闻媒体突出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,加强主题活动宣传报道,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,精心组织公益广告宣传,营造浓厚节日氛围。各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话题,注重互动交流,吸引群众参与网络节日文化活动。
请将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活动开展情况及图片、视频资料分别于6月17日(星期四)、8月18日(星期三)、9月27日(星期一)、10月19日(星期二)之前报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工作处(志愿服务工作处),邮箱qdwmsj@qd.shandong.cn。
青岛市文明办
2021年6月2日
(联系人:郭雯,联系电话:85912177)
![]() |
青岛市文明办 2021年6月2日印发